明清水陆路程与文学(MQRLGIS)

第一部 福州至杭州

   「明清水陆路程与文学」( Ming-Qing Routes and Literature, MQRLGIS )第一部「福州至杭州」,透过在线交互式电子地图图台(ArcGIS Online),呈现明清时期福州至杭州官私二路相关GIS图层,包括:县前铺、驿站、县城图、驿路(线)、邮铺陆路(线)、驿路沿线地名、邮铺相关地名及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等图层。使用者则可以任意缩放比例尺及范围,并套迭不同图层,并可以在图面上查询地点及路线的说明信息。本图台可使用于唐宋元明清的文史研究,已提供了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明清个人行记的研究范例,请参考。使用互动地图前,详阅”图层使用说明“。

  本次发布与《数字人文》2021年第4号〈明清时期福州至杭州官私二路之交通路线与GIS呈现〉(2022.05)一文同步进行,研究论文部份,由高雄中山大学简锦松教授、安徽大学唐宸讲师、东莞理工学院王勇讲师完成;交互式地图部份,由台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专题中心廖泫铭副研究员完成。
  本平台简体中文入口由清华大学数字人文研究团队“数字人文门户网站”建置。
  本平台繁体中文入口由台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专题中心建置。[点此访问]


通则

   「明清水陆路程与文学」(Ming-Qing Routes and Literature, MQRLGIS)是简锦松教授以「现地研究」方法,全面整理中国古代道路的数字化服务网站,也是明清文学创新研究的网站。
   世界上任何国家,其古今道路,都有一定程度的先后传承,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利用现代科技作为工具,以古代文献到现代地面来寻找遗迹,以现代地面到载籍中验证古代文献,进而开发全新的文学研究途径,这种交互成就的工作,就是「现地研究」。

命名明清之理由

  本网站特别标举「明清」,其理由有三:
  第一、明清至民国早期,道路有延续性:众人皆知,明清的民生行政,一贯相承,交通路线,纵有兴革,改变不大,也都有文献可查证。及至清社既屋,进入民国,早期的水陆交通,仍然大量沿续前清。
  第二、明清至民国早期,道路有证据性:明清至民国有大量方志与文集,可以从文献层面查取道路及地名,解读该道路及地名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清朝末年已经开始采用现代地图测绘方法,光绪年间到民国三十年间所测绘的一万分之一城厢图、五万分之一地形图,非常全面的覆盖了中国主要省份。这批地图,至今不仅被完整典藏,并已陆续公开于世。
  第三、现代卫星地图对于研究者提供了方便的研究平台:以本研究所使用的Google Earth Pro而言,它方便的工具接口,可以让方志文献资料、近代比例尺地图,在这个程序里充分结合,进而达成明清水陆路程的数字化。

对唐宋元代的处理

  有人质问:你过去的现地研究,并不局限于明清两代,事实上,也已经大量处理唐、宋、元朝的道路,为何命名为「明清水陆路程」呢?这是有严谨学术理由的。
  依据「现地研究法」的「证据法则」,明清文献有大量方志和文集,提供当时人的现场证据,(请注意,现地研究把方志和文集,以当时人的亲身实见纪录的身份,邀请到研究中来),而清代地名与道路资料,又有直接承接的民国早期地图,可以参校;民国早期地图,又可以利用现地考察,在现在的大地上得到验证。由于具备了如此重重的验证条件,所以适合以「明清」作为实证研究的断代。
  唐、宋、元朝的道路与文学,也是我研究的重要范畴,但处理手法不同。唐代,距离明清较远,数据的数量上不足,地名变化上相对较多,从严谨学术角度来看,推论推测的成分往往高于实证,不能全面发展全国性交通研究,比较适合针对个案,分别去做精密研究。宋元两代,文集渐密,而方志数量仍然不足,通过现地研究法,虽然也常常可以取得单一的精确的成果,但是,仍然只适合做个案,不能像明清,可做到全国性的全面研究。因此,本网站只能以「明清水陆路程」命名,兼治唐宋元明清的道路交通与文学。
总之,因为我使用了现地研究法,要求严格证据,所以只能标举明清,不能标举宋元,但实际上,在研究制作过程中已经大量使用了唐宋元的材料,也考虑了唐宋元时期的情况,所以,专治唐宋元研究的使用者,也可以参考使用本系统。

可运用在唐宋元明清的研究

  「明清水陆路程与文学」可运用在唐宋元明清的研究,例如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中,「逸兴满吴云,飘飖淛江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的樟亭驿,就是浙江江口驿,虽然古今江岸可能的变化,会导致定位偏移,而设驿于此的概念不变。「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句中的新安江口、钓台,与唐人李翱〈来南录〉中杭州到信州这一段旅程,都在本地图中可以验证。
  为了让读者了解它在实际研究的作用,我们也在平台中提供了八个研究举例,包括一个唐人行记、一个以元人旅行诗卷制作的旅行日程图,以及六个以明清行记制作的范例,分别是:唐元和四年(809)李翱〈来南录〉、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王恽《秋涧集》之福建行诗卷、明万历43年(1615)李灿箕《北征记》、清康熙20年(1681)陈玉璂《闽游记》、清雍正6年(1728)刘埥《闽行日志》、清道光5年(1825)翁心存《使闽日记》、清道光29年(1849)庄俊元《湟中公余纪程》、清光绪17年(1891)瞿鸿禨《使闽日记》。

不用驿路为名

  也有人质疑,既然做明清道路网站,为什么不用「明代驿路」、「清代驿路」为名称?
  「驿路」是古代政府指定的官方道路,我所研究的「明清水陆路程」,包含了明清驿道,也包含了不纳入驿路的道路,所以,不能以驿路命名。

现在及未来

  本网站第一个推出的页面,是「福州与杭州」之间的水陆道路。它的文字内容,以〈明清时期福州至杭州官私二路之现地研究与GIS呈现〉为题,刊登于北京清华大学《数字人文》。
  将来,将继续推出〈以京杭大运河为中心之江南水陆路程系统〉、〈明代大运河江北运程之两次变化〉、〈滁州北上:明代大运河之平行陆路〉、〈王家营陆行:清代大运河之平行陆路〉(或〈山东御道:清代大运河之平行陆路〉)〈长江之九江至镇江段〉、〈长江之荆江段〉等等,最终的排程,会达到两河、两湖、两广、四川,以及北边道路等等,将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程春宇《士商类要》、清人《周行备览》等三书全面数字化,纳入本系统。


图层说明

  使用网站地图前,请先阅读〈明清时期福州至杭州官私二路之现地研究与GIS呈现〉一文,并详阅图层使用说明。以下,依图层排列顺序,逐一解说。

寻找位置与地图

  位于图面上方的搜寻功能,可搜寻本网站内的所有地名。也建议读者多利用Excel格式的表01-表10,在表格中搜寻。

本区内县城图

  「县城图」是根据民国早期的五万分之一地图,以各县城的城墙线制作的,可以了解明清古县治的城区范围。

周行备览全路线

  福州至杭州之间有官私二路,皆具悠久历史。「铅山武夷路」是明代驿路,是官路,「江郎仙霞路」是私路;到了清代,驿路改经由「江郎仙霞路」,反成为官路。这两条道路都是水陆兼程,在本图中,蓝色代表水路,黄色代表陆路。虽然说「江郎仙霞路」是清代驿路,但在福建部份必须留意。福建浦城县以南,客商往来皆以水行为主,明清陆程书也都记载水程的经由地名,本图层采用《周行备览》,也是水路。不过,由于清廷要求官员避开水路,采用陆行,驿站多设在陆路上,所以,如果要说福建浦城县到水口之间的驿路,应该指沿途设置邮铺的陆路。

全部驿站

  将《大明会典》、《大清会典》记载前后设置的驿站,经过仔细的考辨,查明各自位置,作成本图层。

周行备览沿线地名

  本图层收集了大量的沿线地名,以《周行备览》为主要依据,还收录了其他数十种路程书、行记、诗集中的地名。本图层与「周行备览全路线」「全部驿站」、「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等图层同时开启时,可以看到明清官私二路的全貌。

邮铺陆路全路线

  本图层依据《大清会典事例》所载的邮铺,并参校本区内全部宋元明清方志而作成,与「全部县前铺」、「邮铺陆路沿线地名」合看时,可以完整呈显本区内的陆路网。这个路网,是依据邮铺的地址、民国早期五万分之一地图的道路、验证古代旅行日记,然后参考现代道路,经过综合研究作成的模拟道路,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图中部份道路画入水中,是考虑到各水利设施,提高了两岸水位,淹没了古代道路。本图层的道路以白色表示,「周行备览全路线」的陆路以黄色表示,因为有部份陆路的路段是相同的,会有重迭现象。

全部县前铺

  县前铺,就是县治前总铺的省略。明清的县城中,通常在县治外门之旁,设置邮递总铺,也与鼓楼(谯楼)相近。本图根据这些条件,设定县前铺;同时,也可以利用它来代表这个县城。

邮铺陆路沿线地名

  本图层使用的地名,以《大清会典事例》为主,以其他地方志来互校和补充,基于实际需要,也兼录各路程书所载并非邮铺的陆路地名。邮铺的命名方式,有时是在本地的土著地名之外,使用当时的行政里名或另设雅号,重新给予名称,因而与一般地名往往不合。

翁心存《使闽日记》图层效果

明清行记举例一:1615万历43年李灿箕《北征记》

  本图层以下共有六个图层,合称为「明清行记之个人旅行日程图选刊」。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宋元明清三十种行记及旅行诗卷做了旅行日程图,特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六家,提供大家参考。制作时,依据各行记所载,逐一在地图中标出经过地点,图标作法如下:(1)每个地名目标结构都是以「出发后第几日——几月几日——至某地」为之,例如:「10-1121-至小箬泊」,表示出发后第10日,万历43年11月21日,至小箬泊舟。(2)一天之内经过两个以上地点时,前两个数据不变,后面的地点改变。例如:「15-1126廿六日晨,经上京舗」、「15-1126午经大横驿」、「15-1126至南雅口」、「15-1126寝至太平驿,舟次之。」这四个地名标都是出发后第15日,11月26日的同一日所经。利用本站地图,可以迅速记录旅行日程,明确得知作者身在何处,因而能对行纪内容作更精准的解读,完全改变过去的研究形态。使用时,请先关闭所有图层,打开要使用的一家行记图层,再依指示开闭相关图程,因为六位作者的旅行特征不同,将会分别叙述。

  李灿箕《北征记》是经由江郎仙霞道,自南向北的行程,所以,可再打开「周行备览全路线」和「全部驿站」、「本区内县城图」,使画面单纯,凸显本人的行程。「周行备览沿线地名」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必要时可以选择加入。

明清行记举例二:1681康熙20年陈玉璂《闽游记》

  康熙20年(1681)陈玉璂《闽游记》也是经由江郎仙霞道,而且他的行程是非常标准的水陆联合,所以先打开「周行备览全路线」和「全部驿站」、「本区内县城图」,必要时再加入「周行备览沿线地名」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

明清行记举例三:1728雍正6年刘埥《闽行日志》

  雍正6年(1728)刘埥《闽行日志》,与陈玉璂情况相似,同样先打开「周行备览全路线」和「全部驿站」、「本区内县城图」,必要时再加入「周行备览沿线地名」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

明清行记举例四:1825道光5年翁心存《使闽日记》

  道光5年(1825)翁心存《使闽日记》,虽然同样走江郎仙霞道,但是进入福建以后,采取陆行,至水口才乘舟,与邮驿路相同。所以,要使用「邮铺陆路全路线」和「全部县前铺」、「本区内县城图」这三个图层,可使眉目清楚。必要时再加入「邮铺陆路沿线地名」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

明清行记举例五:1849道光29年庄俊元《湟中公余纪程》

  道光29年(1849)庄俊元《湟中公余纪程》,经由铅山武夷道,使用的图层也是先打开「周行备览全路线」和「全部驿站」、「本区内县城图」,必要时再加入「周行备览沿线地名」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

明清行记举例六:1891光绪17年瞿鸿禨《使闽日记》

  光绪17年(1981)瞿鸿禨《使闽日记》的行程和翁心存《使闽日记》相同,所以,同样先使用「邮铺陆路全路线」和「全部县前铺」、「本区内县城图」这三个图层,使眉目清楚。必要时再加入「邮铺陆路沿线地名」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

唐人行记举例:809元和四年李翱〈来南录〉玉山道部分
〈来南录〉所载杭州至信州的水陆行程,即铅山武夷道的前半段。本图层是唐代行纪的研究示例。

元人旅行诗卷举例:1289至元二十六年王恽《秋涧集》之福建行诗卷

本图层是旅行诗卷的研究示例。旅行诗卷一般都欠缺完整的日期记载,利用「明清水陆路程与文学」可以使少量的经过日期,与大量诗中地名结合,作成较佳的研究成果。王恽的全部旅行,是从河南汲县到福建福州,这个示例中只采取杭州到福州一段,经由了铅人武夷道。由于王恽在途中不停的更换水陆交通工具,使用时应在陆路时开启「邮铺陆路全路线」图层,在舟行时开启「周行备览全路线」。

福州至杭州五万分之一地图(未完成)

  本研究的重要工具是民国早期测绘的五万分之一地形图,现藏台北“中央研究院”。为使读者更接近我的工作情境,乃将所使用的63幅地图作成这个图层。早期地图必然存在着局部精确而全幅不能相合的问题,必须取其所长,尽量利用它的优点来完成研究的需要。这次所贴出的地图,主要是以县城作为局部的校准点,如果图中没有县城,则选择某一重要地点为局部校准点,这些局部校准点都标记在每一幅图的名称上了,使用时请注意。我们实际工作时,会不断的移动校准点,使用在不同的局部工作中,本图层的每一幅图只是其中一次的运用而已。

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

  福建至杭州之间,大量使用舟行,所以本区的主河道,已见于「周行备览全路线」图层中。这个图层都是主河道两旁的支流,使用时,必须和「周行备览全路线」图层一起点选,然后可以将它们与其他图程一一单独结合,可以看到很多重要而有趣的现象。

明代历史地图、清代历史地图

  这两个图层,借用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文明之时空基础架构系统》第一版,台北,2002年9月),这套地图成书较早,流传甚广,故取为参考。图层中的府县界或地名与本站定位不合时,以本站为标准。


论文图表

Theses

  简锦松、唐宸、王勇(2022):〈明清时期福州至杭州官私二路之现地研究与GIS呈现〉,清华大学、中华书局主编,《数字人文》,2021年第4号,页115-180。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22年5月。(ISBN:978-7-1011-4311-9)[在线阅读]

图表

  • 表01《周行备览》所载里程表 [xlsx下载]
  • 表02周行(一)自福州府三山驿,经延平府、建宁府,至叶坊驿北双溪口止,本段为合路 [xlsx下载]
  • 表03周行(二)自叶坊驿北双溪口分路,经崇安县武夷山、分水关,至铅山河口 [xlsx下载]
  • 表04周行(三)自铅山河口至衢州 [xlsx下载]
  • 表05周行(四)自建宁府瓯宁县叶坊驿北双溪口,经浦城县、仙霞岭、江山县至衢州 [xlsx下载]
  • 表06周行(五)衢州至杭州水路(合路) [xlsx下载]
  • 表07邮驿路(1)福建省城福州府至瓯宁府建阳县—合用 [xlsx下载]
  • 表08邮驿路(2)建宁府建阳县经崇安县——分路由武夷铅山至衢州府西安县 [xlsx下载]
  • 表09邮驿路(3)建宁府建阳县经浦城县——分路由江郎仙霞至衢州府西安县 [xlsx下载]
  • 表10邮驿路(4)浙江省衢州府西安县至浙江省城杭州府—合用 [xlsx下载]

团队成员

简锦松

简锦松(1954-),1984年8月起长期任教于台湾中山大学,2019年8月自教职退休,转任研究员迄今。擅长古典诗词写作及吟唱,1987年以《明代文学批评研究》取得台湾大学博士学位,为明代文坛研究别开生面。1999年确立现地研究学术专名,以GPS科技开创文学研究新途,所著专书多种,以《亲身实见-杜甫诗与现地学》、《山川为证-东亚古典文学现地研究举隅》为最新代表作,诗集有《锦松诗稿》正续编。近年以现地研究法,数字化唐宋元明清之水陆路程,以京杭大运河及长江水陆驿程为主轴,扩及全国各省,利用新技术恢复古人地理行迹,重现古人之心期。

廖泫铭

廖泫铭(1974-),“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专题中心研究副技师,研究专长为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典藏、数字人文。

协助本研究各类参考地图整理与提供、在线互动地图平台及网站建置。

唐宸

唐宸(1988-),安徽省歙县人,上海大学硕士、浙江大学博士,现任安徽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典文学文献学、数字人文研究,在《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创办「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系统」等网站。

曾于2015年赴台湾中山大学进行校派联合培养,合作导师简锦松教授。曾参加京杭大运河、长江等历次现地研究考察。

王勇

王勇(1982-),浙江省文成县人,广州暨南大学硕士、中山大学博士,现为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潜心明清文献,搜罗既深且广,成绩斐然。

目前主要从事明清大运河纪行诗文的研究,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2020年度一般项目一项(《明清文人的运河行旅及其文学书写研究》)。

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任何高见,请来信简锦松Email:cschien@mail.nsysu.edu.tw


本站二维码

手机/平板可扫码进入本系统
en_GB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