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知名度网络的数字人文研究 —以《人民日报》(1946-2016)中深圳主题报道为例

作者:邱伟云 刘昭麟 转自:公众号 DH数字人文

社会网络

邱 伟 云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系

刘 昭 麟 / 台湾政治大学资讯科学系

——————————

摘   要从偏僻小渔村逐步转型成国际型都市的过程中,深圳在数十年间如何以不同的形象再现于《人民日报》是一值得研究的问题。以1946-2016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为研究对象,勾勒出深圳与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以及与世界各国联结的关系网络变化轨迹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有助于人们了解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形象的发展过程,并借此掌握国内外通过《人民日报》所获得的深圳城市发展的未来想象与期盼,或可促使决策者思考并调整深圳城市形象营造策略的未来方向,进而影响海内外对深圳投资的决策。

关键词深圳  城市形象  城市知名度  人民日报  数字人文

——————————

一、前  言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由此开始,深圳即以对内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对外作为世界各国通往中国的桥梁为主要建设方针开始飞速发展。在上述历史脉络下,我们想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即作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且为国内外认识中国的主要渠道的《人民日报》,在改革开放前是否曾经有过关于深圳的报道?在成为经济特区的前后,对深圳经济特区进行过哪些报道?这些涉深报道如何影响国内外对深圳经济特区的想象与期盼?《人民日报》中的深圳形象是如何从偏僻小渔村逐步转型成国际型都市的?基于以上问题意识,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即在于考察上述转变过程中,深圳城市形象如何再现(representation)于《人民日报》。上述问题的厘清,当有助于更加了解与掌握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轨迹,以及国内外借由《人民日报》此一大众媒介所获得的对深圳城市的想象与期盼。

基于上述目的,本文将以1946-2016年《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勾勒出《人民日报》历时性形塑深圳城市对内作为示范窗口、对外成为世界桥梁的发展过程。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步骤可细分为五点:

一是收集1946-2016年《人民日报》报道标题中带有“深圳”一词的报道文章3,203篇(以下简称“涉深报道”);

二是建立“中国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名词库”以及“外国国名及首都名词库”;[1]

三是以上述两类名词库为标准,使用Taiwan DH程序[2]过滤筛选出3,203篇涉深报道中带有“中国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名词”以及“外国国名及首都名词”的文件,并计算个别年份涉深报道中各名词出现的频率[3]以及其共现语境;

四是以过去研究得出《人民日报》涉深报道的三个历史时间段为框架,进一步统计与描绘历时性涉深报道中“中国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名词”以及“外国国名及首都名词”的出现及演变状况;

五是最后以相关统计图表数据为线索,配合涉深报道文章解读,综合地进行数字人文分析诠释工作。

希望借由上述研究过程,能够勾勒出70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深圳逐步地与哪些省级行政区有较强的支援联结关系,以及与哪些国家逐步地产生密切互动关系,擘划出深圳城市知名度网络[4]以及深圳城市形象的形成发展轨迹。本文将提出一种得以考察长时段大众传播媒介上的区域城市形象再现过程的方法,未来可普遍运用至各类报刊中的长时段区域城市形象演变研究中,乃至于亦可进行多国报刊中对同一区域城市形象形成的长时段比较研究。通过数字人文方法当可快速、宏观地勾勒出长时段中任一区域城市的对内与对外联结关系网络,及其区域城市形象的演变发展,乃至于掌握区域城市形象被区域外的他者所想象与建构的过程,让决策者得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与调整区域城市形象的未来营造策略方向,进而影响海内外对区域城市投资的决策,此为本文的研究价值与发展前景所在。

二、对内城市关系网络联结分析

本文借由Taiwan DH程序,撷取出于1946-2016年这70年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曾出现的“中国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名词”,并统计其出现频率,最后列出前10名与深圳高频共现的省级行政区(表1)。

表1  1946-2016《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10名与深圳高频共现的省份与省会

我们从表1中可快速宏观地看见1946-2016年这70年间,在《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与深圳联结次数最多的前10名省级行政区依序是:香港、广东、北京、上海、四川、浙江、贵州、江苏、湖北、山东。虽从共现频次中已可掌握在70年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与深圳最常共现的行政区排名,但却无法看见其在历时性上的分布与变化,因此本文再进一步利用历史时间轴,统计前10名高频共现行政区的历年词频,进一步考察其在历时时间轴上与深圳一地的共现关系变化轨迹,为系统结构性地勾勒出这种历时性关系变化过程。我们从《人民日报》涉深报道历年篇数比例出发,使用转折点侦测法(Change point problem),计算出一客观历史分期框架,作为考察的三个时间段(见图1)。[5]

图1  《人民日报》中“深圳”标题文章占历年总篇目比例分布(1946-2016)

由图1可见以《人民日报》3,203篇涉深报道历年占比为基础,可将70年的涉深报道分为三个时期:1946-1981年、1982-1998年和1999-2016年。以下本文就从上述涉深报道三个分期出发,考察三段分期中深圳与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间的共现关系及其变化,借此掌握深圳对内联结演变状况。同时深度挖掘这些与“深圳”一同共现的区域呈现出何种联结意义、与深圳具有什么样的城市网络互动、而在互动过程中又为深圳增添了何种城市形象等问题。

若以时间轴将共现词频在时间序列向度上横向拉开,则可看见这些联结关系在历时时间轴上的变化过程,如此可进一步掌握各区域与深圳联结关系在时间上的演化现象(见图2)。

图2  1946-2016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10名共现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历时词频分布

虽由图2可见《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与深圳联结共现的行政区其词频变化轨迹,[6]但因深圳乃是香港回归时的准备城市,故在1997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有大幅度的与香港共现现象,而这现象将导致研究者无法看见其他的数据信息。[7]从涉深报道的三个分期出发进行独立观察,即可避免因长时段中各行政区域名使用词频落差较大而产生的数据遮蔽问题。

(一)1946-1981年:广东、香港

当锁定1946-1981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10名与深圳共现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时,其共现轨迹如图3所示。

图3  1946-1981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10名共现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历时词频分布

从图3中可见深圳在改革开放前第一期的共现区域主要有广州(广东)与香港,因为深圳属于广东省,故提及深圳必连带提及广东,因此广东的共现意义,即在于深圳为广东所属城市的缘故,因此以下图例不再显示广东与深圳共现数据与其关系意义分析。而香港在第一期涉深报道的分布中,于1956年、1960年、1962年词频皆超过25次,[8]在第一期阶段中,《人民日报》的涉深报道相较后面两期为少,但香港却有较高比例的高频共现现象,可见第一期中香港与深圳的关系密切,则香港与深圳在第一期中的共现关系与意义可进一步从涉深报道中找到答案。

1.  1956年香港:限制中国人民进入香港

在1956年《深圳桥头令人愤怒的事件》一文中指出,香港英国当局有所谓的平衡出入境办法,在执行一天半时间内便已制造了许多令人愤慨的妻离子别事件,英国无理地限制香港与内地的往来,使深圳桥两边皆滋长着愤怒与不满情绪。[9]在此文中可见当时深圳与香港的紧张关系。而在1956年《六百多人被迫留在深圳不能进入香港 广州归侨等集会要求英国当局撤销无理限制》一文中亦指出了英国当局应尊重中国人民的传统习惯与两地同胞利益,应即刻撤销不合情理的决定。[10]由此可见英国当局在早年阻碍香港与深圳两地的联结,正是在此环境下,深圳与香港在1956年产生了城市共现关系。

2.  1960年香港:深圳水库引水供应香港

在1960年部分则如《深圳水库堤坝工程胜利完工 陶铸同志向香港知名人士表示:如果香港同胞需要,可以引水供应》一文中指出,深圳水库的堤坝工程完工,深圳水库建成后,将可部分帮助解决三百万香港同胞的用水问题。[11]由此可见深圳在第一期中是作为香港的水源输出城市,为香港提供资源。[12]

3.  1962年香港:深圳成为文化交流重点城市

1962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深圳演出 受到香港同胞热烈欢迎》一文中指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到深圳演出话剧《文成公主》和《中锋在黎明时死去》给香港同胞与深圳当地观众看,并且也从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报道话剧演出的角度,指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与香港戏剧界、文化界交流艺术经验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福建梨园戏剧团在深圳为港胞演出》一文也指出另有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也到深圳演出,而几千名旅居香港的福建省籍和其他省籍同胞从香港乘火车到深圳观看,同时梨园戏实验剧团的演员也与香港戏剧、音乐界人士举行座谈会交流经验。[13]从这可见香港与深圳已经逐渐脱离早先的紧张冲突关系,双方能够和缓地在文艺活动上进行交流。[14]

(二)1982-1998年:香港、上海、北京、贵州

接着,我们再从1982-1998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描绘第二期与深圳共现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其历时性演变图(图4)。

图4  《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9名共现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历时词频分布(去广东数据)

从图4可见1984年与1997年香港与深圳共现关系胜过于其他区域,由于香港在涉深报道中相比其他区域具有较高共现现象,因此第二期中仅取1984与1997两年进行报道文本分析。而由于香港在1997年共现词频过高,因此造成数据遮蔽现象,以下将香港的共现数据过滤掉,借以进一步观察第二期其他与深圳共现区域的分布现象(见图5)。

图5  1982-1998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8名共现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历时词频分布(去广东与香港数据)

从图5可见,具有30次以上共现词频的区域分别为:1984年的上海、1992年的北京。1996年的贵州(含贵阳词频)虽仅有24次共现,但由于其为首次出现,且也具有中高程度以上的共现词频,故也同步进行考察。

归结图4与图5可见,深圳在改革开放后第二期的共现区域主要发展轨迹为:1984年的香港、1984年的上海、1992年的北京、1996年的贵州、1997年的香港。

1.  1984年香港:西太平洋经济圈中的经济共同体

在1984年《从经济特区的实际出发开展警民共建活动深圳下梅林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成绩》一文中指出,深圳群众明白引进外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所以纷纷写信给香港亲友,欢迎到深圳投资办厂,一年多以来即开办了十多个来料加工工厂,又与内地企业合资经营了13个工厂和菜场、鸡场,由此可见深圳与香港在改革开放后,呈现出合作的态势,具有“前店后厂”的经济共同体结构。[15]这样的思考从1984年《深圳引进一批知识技术密集型项目》一文也可见,文中指出香港光大实业公司已和深圳达成协议,合资生产高级建筑材料——中空玻璃。[16]由此可见,深圳成了香港的投资城市。

有趣的是改革开放后,深圳不仅成为香港资金的移入城市,还成为香港人的娱乐消费城市,如1984年《企业自主权的威力——深圳西丽湖旅游点调查报告》一文指出,当时香港青年流行野外露营活动,但在香港露营具有某些局限性,如禁射击、放鞭炮、烟花等,这一现象使深圳旅游业受到启发,决定凭借深圳作为特区的特殊条件增加旅游项目,如风枪打靶、放烟花鞭炮、跑马场、度假房和搭帐篷、提供野味食品等,希望借此使深圳成为香港的旅游城市,招来港人游览。[17]

再来,香港除了是深圳的投放资金以及游客来源城市外,另一身份则是深圳学习的对象城市,如1984年《客商在特区发展公司召开的座谈会上认为 深圳投资前景甚为广阔》一文中指出,香港有“宋城”,新加坡有“明园”,深圳要建“华城”——中华之城,以商业为主兼营旅游,汇集中国各地建筑风格、土特产品和地方风味,使深圳能再现出中国的缩影。[18]由此可见,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时期,深圳的开发是以“新加坡”与“香港”作为学习的对象城市。

综上可见在1984年,香港与深圳已为经济共同体结构,相互合作共创商机,正如1984年《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谈话 香港问题圆满解决符合全国人民愿望》一文中深圳市市长梁湘说:“深圳、香港两地实行两种不同制度,成为两个不同性质的特区,彼此若能取长补短则有利于香港的繁荣稳定,也有利于加快深圳特区的建设。”[19]这是在当时“西太平洋经济圈”考虑下的结果,如1984年《深圳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一文中指出,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深圳靠近香港,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对深圳的经济影响很大,应整体思考深圳特区和西太平洋经济圈、全国、全省的发展关系,特区的新体制既是“开放性体制”,又是“开发性体制”,深圳特区今后的改革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实际。[20]由1984年深圳市市长所发表的谈话中可见,在当时的西太平洋经济圈结构下,“深港”成为经济合作的双城结构。

2.  1984年上海:人才输入来源城市与映衬城市

上海与深圳在1984年的共现中呈现出一种隐微的有趣现象,即读者可从涉深报道中感知到深圳略已有比肩上海之势,因此上海在此就有种成为深圳映衬城市的态势,即在涉深报道中会透过上海之眼去凸显深圳的发展状况。如1984年《效率从何而来?访江苏省建筑安装公司深圳一公司》一文中访问了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深圳一公司,探究深圳经济特区建筑业的效率、速度是怎么办到的?归结后指出在基建方面改行政分配施工任务为招标投标、择优承包是其重要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在于建筑队伍自身的改革。落实各种严格的经济责任制,是公司始终紧抓不放的工作。而在此报道末段提及“最近,上海的一位领导同志希望这个公司派人去上海承建大楼,为上海的建筑改革业开个好头。”[21]在此篇报道文字中显见,当时是以上海作为一比较城市,借由上海去彰显深圳在建筑工业上的长足进步,成为上海取经与模仿的示范城市,这让读者对深圳城市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美好想象。

而除了以上海为比较城市去映衬深圳特区建筑业的进步外,还借由上海映衬了深圳文明的进步,如1984年《“的士”的风度——深圳偶得》一文中提及深圳的汽车司机具有文明风度,在待客时大多称“您”,说“请”,甚至在必要时也能说方言,用语得体,持态得宜,还会帮客人提放行李,本则报道作者末段指出“无论是在我久居的北京,还是我近年曾暂住的天津、南京、上海、广州……像这位小司机的劳动风度,我个人至今也还没有得到领略的机缘。”[22]由上报道文字可见,作者乃是借用上海去比附深圳,由小见大地说明深圳文明能比肩甚至胜过上海,而深圳在此报道中就再现出一文明城市形象。

上海在第二期中除了作为深圳的映衬城市外,也是深圳的人才输入来源城市,如1984年《复旦大学与深圳特区开展科技合作》一文中指出,上海复旦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经过协商,决定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23]这显示上海地区已关注到深圳的潜力,并肯定深圳未来的发展,故而展开科技类的合作项目,而深圳在此也已经呈现出作为科技城市的潜力。更为直接的是1984年《深圳对知识分子为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访六届人大代表黎克强》一文,此报道探讨了深圳市在1984年左右招聘了六、七千名知识分子的社会现象,并思考为何深圳会对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最后文章归结为在深圳的知识分子于技术上具有职权,于生活上被给予照顾,如深圳市建设总公司总工程师室主任黎克强提到“我们总工程师室,共有十九位工程师,他们来自北京、上海、福建、河南等十多个省市。他们人人心情舒畅,工作如意,有多大才干也能施展开。”[24]由此可见深圳在1984年之际已为一人才移入城市,而上海在此语境中则成为深圳的人才输入来源城市之一,这类报道即为读者再现出一人才济济、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新兴城市形象。

总结在1984年,上海承担了映衬深圳特区进步与发展的工作,读者透过深圳与上海的比较文字,便会对深圳产生进步城市的想象,实质上也并非想象,因为当时若有外国友人到访上海,也多会到深圳参观,如1984年《挪威首相离开上海前往深圳参观访问》一文中指出,挪威首相科勒·维洛克和夫人由石油工业部长唐克陪同,离开上海后还前往深圳参观访问。[25]由此可见深圳已与上海一样,成为国外友人眼中中国重要的国际型城市,上海在改革开放后,通过自身先进城市形象,对深圳城市发展与进步给予了最大的肯定。

3.  1992年北京:交通联盟网络与映衬城市

1992年北京作为中国首都,与深圳的联系越密切,表示越肯定深圳特区的发展,与上海一样,都有以自身的先进城市形象去肯定深圳城市发展的含义。在1992年深圳与北京建立直航航线的标志性事件中,即呈现出北京对深圳自改革开放以来十年发展的肯定,如1992年《民航开通北京——深圳航线》一文中指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一架标有金“凤凰”的波音747——400宽体客机,满载着第一批乘客首次从北京直飞深圳特区。[26]由这则新闻可知,深圳在1992年后与北京直接联系,深圳成了与北京的对口城市,这则报道也提升了读者脑海中深圳作为国际城市的想象。

除此之外,深圳在1992年还开通了23条国内外航线,如1992年《深圳开通23条国内外航线》一文中指出1992年3月29日起,深圳正式开通23条国内、国际航线,继1991年11月深圳开通至北京、上海等4条国内航线后,在南方航空公司努力下,又增开深圳至武汉、桂林、沈阳等15条国内航线;和经由北京、广州开往曼谷、马尼拉的4条国际航线。[27]由这可见深圳于1992年已成为一交通枢纽城市,通过北京枢纽,深圳成为可连通国际的重要国际型城市,正如1992年《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发表文章赞扬广东深圳经济蓬勃发展》一文中通过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9日发表的文章,赞扬中国广东省和深圳特区的经济蓬勃发展,报道中说深圳的美好,并言深圳新机场提供的服务价格低廉,以至于大批香港人乘坐汽车、火车或渡轮到深圳,再从深圳乘飞机前往北京、上海等地,这比从香港直飞要便宜一半以上。[28]由此可见深圳确实成为世界各国想象中的国际交通枢纽城市,这也将影响各国的投资决策,因为深圳的交通便利,投资深圳即可连通北京、上海,深圳成为一关键的枢纽城市,这就意味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重要城市间交通联盟网络的形成。

而1992年的深圳除了借用北京的国际交通网络以加强自身城市交通连接其他城市的能力外,其实深圳也开始有能力向北京进行资源输出与文化输出,如1992年《深圳康斯达公司“科技助残”》一文中指出,深圳康斯达工业公司五月二十八日同北京厂桥街道办事处残疾人协会签订意向书,无偿提供价值四十万元的设备、物资和技术,帮助残疾人兴办过塑机厂。[29]可见深圳至1992年已具备足够能力,开始对北京进行经济协助。又如1992年《深圳歌舞厅进京汇报演出》一文中指出,深圳歌舞厅至今已发展到346家,逐步形成了“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基础,吸收国外文化精华”的演出主流,1992年深圳歌舞厅进京汇报演出,汇集了一批近年来在深圳歌舞厅经常上演,深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及从近百家歌舞厅中挑选出一批歌舞演员和乐手,他们将在中国大剧院、中央警卫局礼堂演出。[30]由上报道可见深圳已经开始有能力向北京传播文化,成为文化输出城市,同时由此也可以看出深圳具备迈向第三级产业发展的潜力。再如1992年《深圳顺通食品受欢迎》一文中指出,深圳顺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软包装罐头食品系列、非油炸碗仔面和粉系列、天然素食品系列、风味旅游食品系列、冷冻肉类食品系列等5大类上百个品种受到港澳消费者青睐,甚至该公司产品开始走俏北京等大城市。[31]由此可见“深圳”成为食品输出城市,这表示了深圳已经在某方面超越北京,方可输入“北京”大城市。

由此总结1992年之际,“北京”不仅以自身的先进城市形象,赋予深圳最大的肯定与协助,帮助深圳联结更多国内外城市,使深圳成为交通枢纽城市,还作为映衬城市去烘托深圳的快速进步,足以比肩北京,如1992年《深圳首创空气净化清新机》一文中指出深圳华业空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与上海、北京的大专院校及空气净化专业研究部门合作,率先推出了集过滤、吸附、清新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华业牌空气净化清新系列产品。[32]在此报道中也显示出深圳已与上海、北京一样成为科技先进城市。

4.  1996年贵州:被帮扶省份

1996年贵州与深圳的共现,代表的正是深圳自改革开放后十余年发展的成果,在深圳的十余年建设后,基本已完成经济建设,具有能力成为可对国内提供资金资助的帮扶城市,由这显见改革开放与经济特区的成功果实,如1996年在《特区帮老区先富带后富 深圳贵州对口帮扶全面启动》一文中指出,深圳贵州两地对口帮扶工作全面启动,深圳市、贵州省对口帮扶与经济合作协议及首批项目合同签订后,深圳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毕节地区需投放资金2,400万元,借以帮助贫困山区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双方经济共同发展,并且深圳将到贵州投资办厂,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到贵州,于贵州建立出口加工生产基地,通过深圳接单出口到国际市场。[33]在此可见,涉深报道中再现了深圳帮扶城市的形象,以及向贵州展示的先进城市形象,这样的形象塑造将有助于加强海内外投资者对深圳未来发展的信心。

5.  1997年香港:深港合一的双城

1997年香港与深圳的共现,基本上是围绕着香港回归所进行的报道,因为深圳特区在香港回归事件中具有特殊地位,其作为迎接香港回归的准备城市,也是香港回归后将密切合作的城市,故在1997年深圳与香港必有高频共现,如1997年《香港特区临立会三次会议在深圳举行》一文中指出深圳在1997年成为香港特区的临时立法中心,[34]而1997年《花红草绿   安定祥和   深圳南山区迎接香港回归》一文中则指出,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深圳市南山区乃是举行香港回归祖国庆典的重要场所,[35]由此显示深圳是为香港回归的准备城市。除了担任准备城市外,深圳也自我定位为门户城市,如1997年《深圳掀起迎回归热潮  罗湖口岸设施改善市区环境焕然一新》一文中指出香港回归在即,位于祖国南大门的深圳掀起了迎接香港回归的热潮。香港回归是百年盛事,毗邻的深圳披上节日的盛装,西起华侨城,东到黄贝岭,十里长街的彩色灯光给深圳添上一份妩媚。[36]由上文报道文字中可见,深圳在1997年还具备了代表中国迎回香港的门户城市地位。

而在1997年的报道中还讨论到香港回归后如何与深圳更紧密合作的问题,如1997年《做好深港交通合作大文章——访深圳市运输局局长王文贵》一文中指出,香港回归祖国后,深圳在保持和促进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方面,有着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1996年,香港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达1,360万标准箱,保持了世界航运霸主的地位,但香港港航事业的发展受到港口吞吐能力及公路、铁路集疏运系统、仓储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因此需以深圳补足这个缺陷,利用香港的航运优势和深圳的地理条件,通过深港两地航运市场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深港航运一体化的格局,从而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37]从上述报道文字中可见,香港回归后产生了深港航运一体的框架,前店后厂的结构也在1997年更为确立,深圳在香港回归后成为保持与促进香港繁荣的辅助城市。

而香港回归,则增强了海内外对深圳投资的信心,如1997年《人人参与 集思广益——访深圳三星电管有限公司》一文中指出,深圳三星电管有限公司在毗邻香港的深圳落户后,引起了日本、中国台湾等电子企业的极大关注,纷纷表示要在深圳投资设厂。三星电管公司社长孙郁高兴地对记者说:“香港的回归,使深圳更加充满了活力。香港的明天更美好,我们三星公司对深圳的前景充满信心。”在此文中显示香港回归后加强了外资对于深圳投资的信心。[38]由此可见香港回归后的深港一体经济结构,加大了深圳经济发展的能量。正如1997年《深圳:探索深港合作新方式》一文中指出,深圳可利用香港回归这个有利条件,面向香港,背靠内地,进行深港经济合作,在为香港服务和促进香港经济进一步繁荣的同时,也促进自身发展,产生新的增长动力。深圳应抓住香港通往内地唯一陆上通道的“路桥”机遇,努力改善深圳交通,在管理和法制方面学习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在高科技、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行机制等经济领域合作上开始探索新的方式。[39]由以上报道文字可见,在1997年之际,虽说深圳已略有比肩香港态势,但最终仍是深圳向香港学习与服务的模式。

总结以上可见1997年香港与深圳的共现,主要是作为回归城市与门户城市,深港两城在回归事件中被紧密的联结,正如1997年《深圳:万众欢送子弟兵》一文中指出1997年6月30日到7月1日凌晨,从罗湖桥到沙头角,从蛇口港到大亚湾,整个深圳经济特区在欢乐的气氛中迎来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时刻。深圳在香港回归的重大事件中,担任中国的准备与迎回城市,迎回了香港的主权。[40]

(三)1999-2016年:贵州、香港、北京、浙江

接着,我们再从1999-2016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描绘第三期深圳共现区域的历时性演变图(图6)。

图6  1999-2016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9名共现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历时词频分布(去广东数据)

从图6可见2010年香港、2011年北京、2014年香港与深圳共现关系高过其他区域,共现词频超过120次,但由于香港在2010年与2014年共现词频过高因而造成数据遮蔽现象,以下将香港与北京数据过滤掉,借以进一步观察第三期其他深圳共现区域(见图7)。

图7  1999-2016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7名共现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历时词频分布(去广东、香港、北京数据)

从图7第二层的共现区域可见,共现词频超过40次者有:2011年的上海,2012年的浙江(含杭州词频)。贵州(含贵阳词频)虽只有28次,但为第三期中与深圳第一个高频共现的城市,故特别予以分析。

归结图6与图7,可以看见深圳在改革开放后第三期的共现区域其主要发展轨迹为:2005年的贵州、2010年的香港、2011年的北京、2011年的上海、2012年的浙江,2014年的香港。

1.  2005年的贵州:被帮扶省份

2005年在《一九九六年,按照中央部署,深圳、青岛、大连、宁波开始对口帮扶贵州。九年了,沿海城市与山区贵州携手,前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奏响山海相连协进曲(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区域协调篇)》一文中,总结了深圳过去对贵州的各种帮助,位于贵州乌蒙山区的大方县羊场镇穿谷村的1,000多户村民建成了新学校、修通了出山公路、解决了吃水问题,深圳市对口帮扶单位筹措120万元资金让梦想成真。[41]借由“贵州不脱贫,深圳不脱钩”一句,一方面映衬出深圳特区经济实力的厚实,一方面凸显出深圳特区的帮扶城市形象。

又如2005年《深圳的“回报”》一文则是将深圳形塑成义工城市,文中指出在深圳“回报”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与这座25岁的年轻城市同生共长,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创造出让深圳迅速崛起、让深圳人“先富起来”的条件,使深圳积聚了“回报”的实力,而文中指出深圳知恩图报,故在全国最早建立义工组织,多达6万人,参与义工服务的深圳人超过300万人次,“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已成为深圳人的时尚。[42]在此文中再现了深圳的义工城市形象,而贵州即为被回报的对象省份。综上可见,贵州一直以来都作为深圳的被帮扶省份。透过对贵州的帮扶行动,一方面使深圳具备了先进城市的形象,一方面也真正达到了示范窗口的作用,贵州接受帮扶并且取得发展,正代表着深圳经济特区二十五年来之发展成果。

2.  2010年的香港:珠三角一体化经济结构下的合作城市

在2010年《开创经济特区的美好明天——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考察纪实》一文中指出,伴随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以及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深圳需抓住机遇,在珠江口东岸、距香港不远的前海地区规划建设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促进深圳和香港经济融合,加快推进对外开放,从更高层面上引领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43]2010年《牢记经济特区历史使命 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纪念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深圳篇)》一文中也提到,深圳应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嘱托,增强责任与大局意识,以实际行动“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积极落实对口支援任务,不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文中指出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深圳累计贡献中央级税收1.23万亿元,并积极开展对西藏、新疆、甘肃、贵州及省内相关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累计安排支援帮扶资金超过100亿元,努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城市,在不断深化与香港的多领域合作中,也为香港繁荣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44]由这可见在“珠三角一体化”框架下,深圳与香港更加强了联结合作关系,而读者也通过此一报道中的经济数据,完成了其对深圳经济发达城市的认识与想象。

其中在珠三角一体化框架中可见,深圳已与香港比肩,成为共同引领创新金融、现代物流、科技与专业服务的先进城市,如2010年《开路先锋再出发(纪念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之际》一文中指出,30年前深圳有个罗芳村,深圳河对岸的香港也有个罗芳村。深圳罗芳村农民年收入134元,而香港罗芳村却高达13,000港元,一河之隔差之百倍。30年间,过去水草寮棚的深圳河北岸,魔术般耸立起与南岸香港相媲美的摩天大楼,深圳迎来港人北上定居潮,站在全国看深圳,这是快速崛起的典范。文中强调30年里深圳正是利用紧靠香港之区位优势,积极吸收与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大胆地走出去,驰骋于全球市场,成为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45]文中指出深圳将在珠江口东岸、距香港不远的前海地区规划建设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重点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科技及专业服务、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深圳和香港经济融合,从更高层面上引领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由上报道文字中可见,深圳与香港的关系已与第二期不同,已经有从“香港辅助城市”与“前店后厂”的经济结构中走出,转成共同领导城市,这正代表着深圳经济的辉煌成就,正如2010年《港澳舆论认为 胡锦涛深圳讲话是坚定改革的信心宣示》一文中指出,香港《经济日报》社评认为,深圳再跃升的态势已成,香港不应消极回避,更不要害怕深圳竞争,而是一如30年前成为深圳的最重要领路人及伙伴,那才可巩固港深合作关系,令深圳成为香港再上台阶的助力。[46]由上文可见正是因为深圳城市地位的提升,才能与香港比肩并走入“深港一体化”的框架,如2010年《近期有媒体称深港物价倒挂,深圳市民入港狂扫日用品》一文中指出“深港物价倒挂”“深圳人到香港打酱油”“内地客赴港狂扫食品日用品”现象,正是“深港一体化”下的一个缩影,未来深港往来会逐步便利化。[47]

综上可见,香港在第三期中已不再是深圳的领头城市,而是在深港一体化以及珠三角一体化经济结构下的合作城市,这再次凸显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成果,也为深圳投资者带来信心,愿意在深圳投入更多的资金以期待其下一波的发展。

3.  2011年的北京、上海:并列国际型城市

2011年为深圳主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北京与深圳的共现,依靠的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圣火的传递,而这圣火传递除了是活动仪式的一部分外,某个层次也代表着北京对深圳三十年来发展的再一次肯定。正如1992年《深圳大运会演绎“不一样”的精彩(迎接大运会)——写在深圳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一文中鲜明地纪录北京,北京大学,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虹”的第一棒,于4日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起跑,这正表示着大运会正向深圳走来。[48]在上述报道中可见,北京作为五四运动发源地,代表着青春之城,而深圳则在2011年接下北京青春之城的形象并展现于国人面前,这显示了北京与深圳两城的相互支持关系。

除了世大运外,在2011年另一件大事则是深圳文博会,文博会也联结起北京与深圳两城文化,如2011年《深圳文博会期间,签约1.6亿元:演出市场很热》一文中指出,文博会首次移师深圳保利剧院、整合了演艺行业资源、签约额达1.6亿元。交易现场,北京的演艺资源最为抢手,话剧《四世同堂》、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剧《三毛流浪记》等,都找到了合适的买家。而来自北京的演出商也都满载而归,美国金牌儿童音乐剧《芝麻街》、百老汇音乐剧《海绵宝宝》等项目,都被北京的各家演艺公司揽入囊中。还有不少北京公司达成联合制作协议。[49]由这可见,深圳成为文化城市,国内几乎所有文化创意产业都到深圳进行交流,而其中以北京最为活跃,这也表示深圳的文化产业受到了北京的肯定。这还表现在如2011年《文化深圳:从自觉到自信》一文中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幕,聚焦文化体制改革,探求文化强国之路,而同一天《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及《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政策》发布,践行文化强市战略,文中说到北京十月盛会给深圳的“文化雄心”注入了新鲜血液与强劲动力,让深圳倍感振奋,这使得深圳各界开始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畅谈文化强国、文化强市的策略,诉说对深圳文化未来的展望,表达共同推动深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心。[50]在上述报道文字中可见北京深切期盼深圳能在经济城市之上再成为文化城市。

而2011年除了从北京角度肯定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外,也肯定了深圳的创新科技产业,如2011年《创新,让深圳“特”下去》一文中指出,9,615件发明专利授权、5,58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4项中国专利奖……2010年,深圳的“专利”在全国内地城市中排名第一,而报道文字中透过北京大学领导力研究专家杨思卓指出:创新型城市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DNA,就是要有一批“不安分”的创业型人才、要把创新视作内在需求。“体内淌着创新血液”的深圳具有这种DNA。[51]由这可见,本文报道借由北大学者之口,表达了北京对深圳的肯定,深圳自此成为与北京一样的科技进步代表城市,如2011年《智能世界向我们走来——深圳高交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主题展扫描》一文中指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启动了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在深圳高交会上“五朵金花”纷纷亮相,推介精彩的“云端”生活。[52]在此报道中可见深圳又再现了智能城市的形象,与北京和上海同步。又如2011年《创新让“隐身衣”梦想成真——记深圳光启理工研究院新材料产业源头创新基地》一文中指出,以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名字命名的“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挂牌,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北京、香港等城市的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光启研究院核心团队——5名青年科学家的亮相,展示外形如一条黄色浴巾,50.8厘米长,10厘米宽,厚不足2.5厘米,由数以千计的类似人造玻璃纤维的“超材料”组成之“隐身衣”,它可以“抓住”微波并改变其方向,这一成果在2010年1月16日的《科学》杂志刊登,被认为是重大的科技突破之一。[53]此文中又再现了深圳的科技先进城市形象。

另外还有从北京角度肯定深圳的绿化工作者,如2011年《深圳141个新建公园8月5日开放:“公园之城”迎大运》一文中指出大运会开幕在即,深圳“公园之城”的绿色名片也成为各国宾客和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深圳全市有824个公园,总数超过北京、上海,位居各大城市之首,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之城”。[54]在上述报道文字中又透过北京或上海作为一标准城市,衬托出深圳公园之城的形象。其他还包括从北京角度衬托深圳房价的高涨,如2011年《7月份,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出现“停涨”——楼市调控方向不变,力度不松(经济热点)》一文中可见,在高房价城市形象中,深圳已与北京、上海同一标准。[55]

综合以上,2011年北京、上海与深圳的共现,仍然是以北京、上海城市去附丽与肯定深圳的文化、创新科技、绿化等发展,在此之际,深圳已然与北京、上海一样成为一国际型都市,如2011年《海内外学者齐聚深圳:破解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密码》一文中指出,2010年中国社科院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纽约、伦敦、东京分列前三位,但前10名中没有一座中国内地城市,除了香港、台北和澳门,中国仅有上海、北京和深圳跻身世界百强城市,与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明显,故《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获国务院批复,未来10年深圳定位除了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还将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城市,而专家、学者皆努力以深圳为具体案例,建言献策中国国际化城市建设。[56]由以上报道文字可见,深圳城市的未来是以奔向国际化城市而去,而这过程中最重要的即是文化建设工作,北京、上海在向国际化都市迈进的道路中,当与深圳齐头并进,共同以提升城市全球竞争力为目标。

4.  2012年的浙江杭州:并列科技与文创城市

2012年杭州与深圳的共现,是透过浙江杭州来映衬与肯定深圳创新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如《TD——LTE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被国际电信联盟最终确定为4G两大国际标准之一;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中国移动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6城市开展4G规模技术试验网建设,在北京开展演示网建设——探秘“智慧城市”》一文中指出,深圳与杭州共同成为4G规模技术试验网,再现深圳科技城市形象。[57]

而在2012年《筑梦“第四产业”(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科学发展两地行)——探寻杭州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一文中,是以杭州与深圳并列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城市,文中指出2011年杭州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843.3亿元,占全市GDP12%,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而深圳这两个指标分别为900多亿元和8%,文创产业跃居高新技术、金融业、物流业之后第四大支柱产业。报道中指出一个是历史名城,文化源远流长;一个是经济特区,文化底蕴不厚。但是,杭州、深圳发展文创产业理念相通,殊途同归,文中认为拼经济更需拼文化,讲速度更需讲厚度,应当争当全国文创产业“领头羊”。文中借由华侨城为例,指出“只种小草不建大楼”的“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建立之初让人困惑,但如今成为世界旅游集团八强的唯一亚洲企业,成为“文化经济”的先行者,在报道中认为杭州作为一历史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表现成为一种文化创意发展的标准,而深圳虽为新兴城市却也达到相同的标准,这使得深圳也再现为一文化创意进步城市。[58]综合以上2012年杭州与深圳的共现,主要是以居冠的杭州文创产业以及科技产业先进城市形象,去映衬与肯定深圳的文创与科技发展。

5.  2014年的香港:珠三角共同体城市

2014年深圳与香港的共现,主要是建立在珠三角共同体框架下的结果,如教育一体化,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正式获批》一文指出创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对于吸引和培养珠三角地区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高等教育交流以及推进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试验具有重要意义。[59]或者如全球融资在香港、上海、深圳的联合布局,也联结起深圳与香港的关系,如《成功在中国香港、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完成战略布局 中国华融国际化转型提速》一文中指出,中国华融国际化战略的桥头堡放在了香港,2013年4月18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华融首家境外平台公司——华融(香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成立,是中国华融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华融依托内地、开拓香港市场的重要策略,而2014年9月28日,华融前海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揭牌开业,是中国华融扩大业务布局、延伸业务链条、扩大业务范围的重大具体举措,是中国华融把财富管理业务作为创新发展试验田的重要决定,中国华融将依托华融(香港)国际和华融前海财富管理公司平台,协同深圳、广东、海南等地区分支机构,共同打造中国华融“华南沿海创新业务走廊带”。[60]由这可见全球融资也联结起深圳与香港,当然这也是珠三角一体化的结果之一。

而在2014年深港两城在珠三角一体化框架下最密切的合作,正是体现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建设上,如《深圳前海2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50条措施促进深港合作 到2020年建成香港优势产业十大集聚基地》一文指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促进深港合作方案》,到2020年要在前海实现“万千百十”的发展目标,即由港资、港企开发使用的建筑面积需超过900万平方米,港资服务业规模需突破一千亿元,以深圳前海为基地成功孵化培育港资创新创业领军企业超过一百家,建设深圳前海为香港优势产业十大集聚基地,深圳前海改革创新大力吸引了港企港人参与前海开发建设。[61]由这可见,深圳前海成了香港主力投资开发的重要区域。

虽然珠三角一体化框架有诸多好处,但也同时带来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例如深圳至港旅游人数增多带来些许困扰,如《个人游给香港带来了什么(港澳在线)》一文指出近来,香港关于个人游增幅设上限、征收陆路入境税、叫停深圳户籍人口“一签多行”等建议此起彼伏。实施超过10年,助力香港经济复苏的个人游,为何招致不满之声?香港中文大学公布最新问卷调查结果,6成多受访香港市民认为,内地旅客个人游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62]

2014年中另外一件联结深圳与香港的事件,即是对于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问题的讨论。[63]

综合以上,2014年香港与深圳的共现,主要仍是以珠三角一体化框架为出发所带出的深港合一的相关建设计划,而在此一框架底下,深圳不断被再现为经济、文化、科技的创新先进城市,当能使国内外投资者更愿意投注资金进行开发工作。

三、对外城市关系网络联结分析

诚如前文曾述“深圳”乃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伴随经济成长,深圳对外自我比附与模仿的对象有从“香港”到“洛杉矶”与“芝加哥”的发展方向,但深圳如何从原来作为“香港工厂”的小渔村,逐步超越香港而自比“洛杉矶”与“芝加哥”等国际型都市,或可尝试从深圳对外联结国家的发展轨迹中去加以考察。

在对外城市关系网络联结分析部分,本文仍是以Taiwan DH程序,撷取出曾出现于1946-2016这70年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的外国国名及首都名词(由于报刊中的国名有时是全称,有时是简称,因此本文计算时同时计算全称与简称,并予以和首都名出现频次加总),并统计出其出现频率。经过研究,70年涉深报道中总共提及过115国,但其中大多数国家在涉深报道中的出现次数为个位数,因此以下只过滤罗列出前10的高频国家(见表2)。

表2  1946-2016《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10名与深圳高频共现的国名与首都名

从表中可见1946-2016年这70年间,在《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与深圳联结次数最多的国家依序前10名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泰国、新加坡、俄罗斯、韩国、加拿大。这些国家在这70年中与深圳产生联结关系的先后顺序和互动关系可从《人民日报》涉深报道的三个分期进行讨论。

以下就从涉深报道的三段分期中,观察深圳各自与哪些国家产生联系,借此掌握深圳对外联结的演变轨迹。这些与“深圳”一同共现的国家呈现出何种联结意义?与深圳具有什么样的国际网络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又为深圳增添了何种城市形象?这些问题都可从以下实际的涉深报道中加以挖掘。

若以时间轴将表2中各国与深圳的共现词频横向拉开,则可看见这些词频在历时时间轴上的变化,从图中可进一步掌握各国与深圳联结的发展变化过程(见图8)。

图8  1946-2016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10名共现国家历时词频分布

由于在涉深报道中出现的国家高达百余国,且其中有些共现频次甚低几乎可以忽略,故本文仅取涉深报道中前10高频的共现国家,我们依照前述所引用的涉深报道三期框架个别观察,以避免长时段中词频差距较大而产生的数据遮蔽问题。

(一)1946-1981年:日本、英国

当锁定1946-1981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与深圳的共现国家时,其共现现象如图9所示。

图9  1946-1981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10名共现国家历时词频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见深圳在改革开放前第一期,共现词频超过15次以上的国家主要有:1959年的日本,1967年的英国。

1.  1959年日本:兄弟友谊国家

1959年深圳与日本共现,是由于当时深圳与香港乃是世界国际友人进出中国的交通要道,故皆提到深圳,如《宫本显治同志离深圳回国 行前发表谈话,对日中两国兄弟党团结和人民友谊的加强,深表喜悦》一文中指出日本共产党总书记宫本显治、日共中央干部会委员春日正一、日共中央副部长西泽富夫上午离开深圳取道香港回国。[64]由此可见,在第一期中,深圳虽尚未成为改革开放经济特区,但其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已经浮现。

2.  1967年英国:暴力挑衅国家

1967年深圳与英国共现是因为深圳发生英国杀害游行群众的事件,如1967年《沙头角新界深圳五万多人追悼反英抗暴烈士 革命群众愤怒表示誓同英帝血战到底向英帝讨还血债》一文所指出,据新华社广州11日电,7月8日声援港九爱国同胞反英抗暴的正义斗争中,张天生烈士被英帝国主义杀害,在深圳地区有6,000多人举行了追悼大会,他们愤怒地谴责港英当局不顾政府的一再警告,变本加厉地血腥镇压沙头角示威群众的滔天罪行。[65]

而发生这样的冲突事件,政府当局也开始保护深圳人民,如1967年《港英当局不断在深圳边境制造紧张局势进行挑衅活动 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一文中指出,外交部西欧司负责人召见英国驻华代办霍普森,就香港英国当局在深圳边境地区的挑衅行为向英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并要求英国政府责成香港英国当局立即撤除文锦渡桥头和我农民耕地上的铁丝网,恢复边境上的正常交通和秩序,并且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66]

由上述报道可见,在改革开放前第一期中,深圳与英国的关系非常的紧张,从第一期香港与深圳的共现报道文字中也可见一斑,当时对深圳来说英国乃是一压迫的帝国主义国家,从第一期中也可见在改革开放前,深圳并未与太多国家有所联结。

(二)1982-1998年:日本、泰国

接着,再从1982-1998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描绘第二期深圳共现国家的历时性演变图(图10)。从图中可见共现词频超过20次以上者有:1988年的日本,1992年的泰国(曼谷)。

图10  1982-1998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10名共现国家历时词频分布

1.  1988年日本:文化输入国与电子产品输出国

1988年《合资企业的海外形象——记深圳华日汽车企业有限公司》一文中指出,日本的实业家们以拥有的资本优势积极又谨慎地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对象,而深圳第一家建立的中日合作经营企业——华日汽车企业有限公司,因具有较为成功的合作成果,因此引起日本企业界乃至政界的关注。报道中指出华日公司“的士”服务态度有目共睹,车顶有“华日”明显标志之出租车服务极好,扬手即停,且每台车内又参照日本办法,备有《征求意见书》,从司机态度到文明行车等栏目齐全,乘客可根据自己乘车观感与体验填表然后投寄公司,凡司机被乘客“告状”三次而又查证无误者即开除。报道中最后还提到华日公司利润激增,比1987年增长5.3倍。[67]从以上报道文字中可见,深圳出租车服务文化上受到日本影响,由这可见日本与深圳在第二期中具有文化互动现象,而日本在此成为文化输入国,深圳被再现为受日本文化影响的文化城市,同时也是日本外资投资的重点城市。

1988年《深圳华强电子产品七成出口》一文中则是指出,最早进入深圳特区的一批军工企业组建的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已成为中国音响产品行业首家进入“电子王国”日本的外向型企业。这公司音响产品70%以上出口,销往日本、美国和西欧、东南亚国家,被国家列为电子产品出口基地,仅上半年收录机即出口20多万台,日本成为深圳电子产品出口国。[68]由此报道文字中可见,作者意图借用日本“电子王国”的形象,映衬出深圳已成为电子产业进步城市,这里表达了深圳在电子产业开发上的丰硕成果。

2.  1992年泰国:投资来源国家

1992年深圳与泰国的共现,主要是泰国司令会见了深圳市经济代表团,并且肯定深圳发展,也同时确定了经济合作关系,如一篇报道中指出,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泰国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兼陆军总司令素金达在2月27日上午接见深圳市经济代表团团长李灏,并且指出深圳的经济建设已取得很大成就,发展速度很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访问期间,深圳市经济代表团参观考察了泰国农牧业、加工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旅游业的一些项目,李灏指出近几年来深圳与泰国经济合作不断发展,泰国客商在深圳共签订了各类协议14项,在深圳建立了13家企业和旅游机构,而深圳也在泰国投资建立了7家企业,以上都显示出深圳与泰国的双边贸易逐年扩大。[69]由此报道中可见,泰国将资金投资到深圳,深圳在此被再现为值得投资与开发的经贸城市。

总结第二期深圳对外国家共现状况可见,在第二期中深圳虽与世界各国有经贸方面的联系,但尚未非常紧密,仅与日本和泰国有比较密切的合作,而这情况直到1999年后就开始有了变化,在第三期中可以看见深圳开始与较多国家有着紧密联结,这也意味着在第三期中,深圳成功转型为国际化城市。

(三)1999-2016年:德国、日本、美国、泰国

接着,再从1999-2016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描绘第三期中与深圳共现的国家的历时性演变图(图11)。

图11  1999-2016年《人民日报》涉深报道中前10名共现国家历时词频分布

从图11可见共现词频超过25次以上者有:2006年的德国,2007年与2011年的日本,2011年的美国,2013年的泰国。

1.  2006年德国:映衬深圳为国际型科技先进城市

2006年深圳与德国共现,主要是与德国具有专利上的争议,如一篇报道中指出,深圳台电公司以在全球首次实现64种语言的同声传译、研发出世界上首套抗节能灯干扰的红外同传会议系统,不仅在市场份额上能与行业巨头德国“博世”分庭抗礼,而且比“博世”技高一筹,报道中指出凭着在美国获得的全球基础性发明专利和自主创新的多项技术,深圳的朗科科技公司用小小的闪存盘引领了全球移动存储技术的发展方向。[70]此一报道肯定了深圳在创新上的进步,也再现了深圳为一国际型科技先进城市之形象。

而2006年《中国企业在国外频频被诉专利侵权。深圳台电面对跨国巨头的起诉,没有沉默,勇于应诉并赢得官司——冲出专利“陷阱”(经济视点)》一文中则指出,2005年4月7日德国“博世”公司诉“台电”侵其外观专利权,让“台电”的E系列数字会议系统产品撤展,法兰克福地方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台电”的E系列产品侵权,“台电”迅即向法兰克福高等法院提出申诉。报道中进一步指出“台电”乃是世界上目前拥有数字会议系统最先进技术、有线同声传译语种最多的数字会议系统制造商,其曾研制出世界第一套不受节能灯干扰的红外同声传译系统,在全球数字会议系统市场中“台电”是能与国际巨头德国“博世”分庭抗礼的主要对手,“台电”能将自身产品打到了竞争对手家门口,因此德国“博世”对“台电”不止一次地设置市场障碍。针对此一国际诉讼事件,深圳市政府驻欧洲经贸代表处主任章毅平知道在德国应诉官司的困难程度,故他专程从德国纽伦堡赶到法兰克福,最后当法兰克福高等法院做出“台电”胜诉的终审判决后,章毅平极为激动:“‘台电’为中国争了光!为深圳争了光!”[71]

上述两则报道通过德国这一科技先进国家也开始与深圳互争专利,甚至深圳对于德国专利的改进后更胜于德国,凸显了深圳在某些科技研发上已经具备国际水准,而在此报道中德国成为一映衬国家,以自身科技强国形象衬托出深圳在科技发展上的卓越,在此深圳通过德国被再现为国际型科技先进城市。

2.  2007年日本:映衬深圳为国际型动漫文化产业先进城市

2007年日本也与深圳有个较为密切的联结,主要是在动漫文化产业上的联结关系。如《深圳动漫以原创闯市场》一文中指出,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深圳动漫制作企业纷纷亮出原创作品,《猫王和嘎嘣豆》《藏獒的天空》《水果部落》《薯仔的天空》《梦和世纪》等引起了国际动漫界和动漫迷们的极大关注。文中进一步指出深圳是中国动漫产业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从1980年代起,包括迪斯尼的《花木兰》《狮子王》《人猿泰山》等名动画片都曾在深圳加工制作,近年深圳动漫产业逐步由来料加工发展到自主开发,一些原创动漫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深圳南方盛美动画设计公司制作的《水果部落》在韩国春川国际动画片评选中获大奖,受到迪斯尼公司、以“KITTY猫”闻名的日本IMA集团青睐,而第三届文博会首日,深圳怡景动漫产业基地已有30个动漫项目获得外商近4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投资。[72]

从以上报道文字中可见,作者是以日本为动漫强国的形象,去映衬深圳动漫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跃上动漫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与舞台,再现出深圳的国际型动漫文化产业城市的形象。

3.  2011年日本:深圳在电子商务与彩电技术地追步国家

2011年中,日本又与深圳高频共现,主要是谈及电子支付技术,报道中提及日本乃是电子支付系统强国,并期许深圳能追步其电子支付技术,如一篇报道中指出,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专家邱忆洋说经过10年发展,中国手机支付用户还不到2,000万,相对于超过9亿的手机用户,显然比例很低;而人口约为我国1/10的日本,2008年用户就超过4,900万。报道中还进一步指出,在日本,大约60%的用户每周至少会使用一次支付功能;在韩国,每月有超过30万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手机;在全球,2010年有超过1亿用户使用了手机支付服务,且包括苹果、谷歌在内的诸多国际巨头都把具有支付功能作为智能手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预计到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的整体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8,600亿美元。[73]由这篇报道中可见,在2011年之际,深圳电子支付尚未发达,因此这里便以日本作为追步国家,期盼深圳能够迎头赶上。

而日本2011年除作为深圳在电子商务发展上地追步国家外,也同时作为深圳在彩电技术开发上的映衬国家。如一篇报道中指出,第二届亚洲(广州)平板显示产业展览会在广州落幕,作为国内自主创新的最高世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显示)液晶面板厂商,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携32英寸PVA技术液晶电视模组、32英寸偏光眼镜式3D液晶电视模组等主打产品参展,报道中指出在LG、彩虹、三星、奇美等超过150家国际巨头的重重包围之下,新秀华星光电的首次亮相且备受业界瞩目,华星光电仅仅用了17个月时间,完全靠自主创新,在深圳一片空地上建起属于自己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高楼”。报道中指出自2011年以来,几乎所有厂家都调低了彩电的销售预期,唯有TCL集团逆势而上,将彩电全年出货量从850万台调到960万台,并做出了追赶日本彩电企业的目标,报道中以贺成明之语总结:“一个日本专家曾对我们说,便宜没好货,你们做不起来的。但是现在,我们做成了。中国大陆地区企业现阶段只有掌握液晶面板的研发和制造技术,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构建全产业链,才能争夺液晶电视产业的话语权。”[74]由这可见,在彩电技术发展上,日本也是深圳地追步国家,文中也是树立日本作为榜样,期待深圳能够迎头赶上。

4.  2011年的美国:深圳在体育文化上学习的对象国家

2011年的美国与深圳的共现,主要是围绕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如《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特别报道 2011·深圳大学体育的他山之石(精彩大运)》一文中,以美国大学为例,指出大学乃是美国高水平运动员摇篮,且体育文化是美国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中还指出美国高校中训练与选拔体制都很完善,但即使关注体育文化,仍是保持大学特性,例如女足比赛时间与学校开学时间冲突,就不会参加比赛,并以大运会上获得了一枚混合泳金牌的斯坦福大学的美国游泳女选手玛雅为例,指出平衡学业和训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不管怎样首先是名学生,一定要拿到学位。报道中最后指出大学生运动员锻造出顽强、坚韧、善于自我管理的特质,这不仅将帮助他们在退役时更好地实现人生转型,也将使他们终身受益。[75]

由上文中可见,当时有以美国作为体育文化追步国家的倾向,而这样的思考是因为当时有一争论,即究竟是“学生运动员”还是“运动员学生”,学生如何兼顾体育与智育的发展。如一篇报道中指出,体育应以回归教育作为大趋势,人们希望看到中国体育更加人文、更加多元的发展模式。[76]而在这个讨论中,作者最后认为应以学习美国来解开这个问题,如报道中指出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拥有上千支篮球队,为美国男篮职业联赛(NBA)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才;日本足球近年来的崛起,秘诀就在于校园足球的养分充足。搭建起完善的学校体育培养体系,首先,运动员不必再担心“没文化”,其次,体育不必再担心“没人才”。对于这个问题政协委员廖晓淇指出美国等国家发展学校体育的思路和模式值得学习、借鉴。廖晓淇说,要使学校克服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不仅要重塑教育观念,更要强化制度建设和激励手段,要把开展体育活动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77]

综上可见,美国在2011年时与深圳共现联结点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在其中,美国以体育文化强国形象出现,成为深圳乃至中国体育文化地追步国家。

5.  2013年泰国:深圳经济特区经验的输出国家

2013年泰国与深圳的联结,主要共现于泰国希望学习深圳特区经验,也在泰国营建一经济特区,这表示深圳已经成为国际型都市指标,成为外国学习模仿的对象,泰国在此成为学习城市,学习深圳特区成功经验,如《“建设像深圳那样的经济特区”(第一现场)》一文指出当地工商界希望把湄索建设成联通亚洲的枢纽,向北到老挝、中国,向南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向西至缅甸、印度,向东联通柬埔寨和越南。来自各国的货物在湄索汇集,在这里生产的产品也可以迅速销往各地,缅甸政府也在规划将妙瓦底与湄索建成共同经济特区,这个特区不仅有缅甸充足低廉的劳动力和国际社会对缅甸的优惠贸易政策,还能利用泰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把这里建设成像中国深圳那样经济特区,而泰国开泰研究中心专家披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盟必须加强互联互通,为2015年建成统一大市场、实现东盟经济一体化做好准备。[78]由上述报道可见,2013年之际,深圳经济特区已经成为成功的经验案例,是其他国家在设立经济特区时的学习典范,从这可见深圳已奠定了其国际型城市形象。

综上可见,自1999年之后,深圳与外国的接触才增多,而在涉深报道中这些外国国家的作用,主要是映衬或肯定深圳在各方面的发展,包括经济、文化、技术等,深圳在与这些国家的比肩过程中,于国内外逐渐形塑成一国际型城市形象,深圳一地足以与日本及德国的文化和技术比肩,透过涉深报道中深圳特区历时性对外联结网络的发展,有助于掌握深圳经济特区的城市形象发展轨迹,有益于建构与总结深圳经济特区30年来的发展经验。

余论:城市知名度网络的其他可能

本文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快速且宏观地从1946-2016长达70年的《人民日报》中过滤出3,203篇涉深报道,并计算出涉深报道中与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及世界各国的联结共现关系,进一步借由共现关系的历时性分析,勾勒出深圳城市形象的发展过程。

总结重点有三:

其一,在改革开放前的第一时期,深圳对内联结城市为香港,对外联结国家为英国,两者都共同指涉中国与英国的冲突关系,在此一时期中,深圳尚未取得经济文化方面的成果,故于第一时期主要是凭借作为香港附近的地缘城市而登上《人民日报》的版面,此一阶段国内外对于深圳城市形象自然理解不深,多是视为广东省中某一边缘城市。

其二,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时期,深圳已取得经济的长足发展,故在经济实力稳固下,对内与香港、上海、北京等地联结,多是以作为经济共同体的结构与香港共现,以作为被映衬城市与上海、北京共现,在第二期涉深报道中,皆以上海、北京这两座国际都市去联结并肯定深圳的发展;对外联结部分,第二时期仅联结日本与泰国,前者作为深圳在学习服务文化上地追步国家,以及深圳电子产品的输出国家,后者则作为深圳的投资资金来源国家,在此时期尚未与其他诸国有更多的联结,但已可见日本与泰国都已关注到深圳并且进行投资,综上可见此一时期仍属深圳内部发展时期,故深圳城市形象多由国内知名城市北京、上海所映衬,尚未及世界各国。

其三,在1999年之后的第三期中,深圳已取得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成果,对内与贵州共现呈现出一具有厚实经济能力的帮扶城市形象,与香港共现呈现出与香港比肩的经济发达城市形象,与北京共现呈现出国际型城市形象,与浙江杭州共现呈现出科技与文创先进城市形象。对外联结部分,第三期已与第二期不同,与世界各国密切共现,展示出深圳在第三期中取得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后,已有足够底蕴能联结并向国外输出经济与文化成果,故在第三期中可见与德国共现,展示为一科技发达城市形象;与日本共现展示为一在动漫文化、电子商务、彩电技术上具领先地位的国际型都市形象;与泰国共现则是标志着深圳特区经验已成为一典范,一种全新、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形态,足以在30年间从一小渔村转型成为国际型城市,这一发展典范经验足以让世界各国学习模仿,而与泰国共现正是标志着深圳国际型城市形象的完成。

从《人民日报》70年涉深报道中深圳对内与对外联结的发展轨迹,可以看见深圳城市形象逐步发展的过程,有从改革开放前不被关注甚至被欺负,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厚植实力,开始对内帮扶,对外输出。深圳城市正如其名“鹏城”一般,将在其后的岁月中持续发展,翱翔于世界国际型城市行列之中。在上述过程中,《人民日报》中的涉深报道对于深圳城市形象的塑造实功不可没,国内外读者借由《人民日报》中确实可看见深圳城市的蓬勃朝气与未来发展,因此更愿意关注深圳甚至投资深圳,为深圳发展更添一分力量,此即前文指出城市知名度对城市影响力以及世界各国投资倾向具有影响的关键所在。本文期盼通过数字人文技术考察长时段大众传媒中城市形象演变的研究方法未来能在其他区域或城市研究中持续使用,为区域研究、城市史研究,乃至于数字人文学发展,开发新的研究途径与方向。

—————————————————————————————————————————————————————————————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on Urban Awareness Network: Take the Reports on Shenzhenin People’s Daily (1946-2016) as an Example

Chiu Weiyun, Liu Chaolin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l transformation from a remote fishing village to an international city, it is worth studying how Shenzhen reappeared in People’s Daily with different images in the decades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aking  the reports about Shenzhen in People’s Daily from 1946 to 2016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urpose is to describe the changing track of the relationship  network between Shenzhen and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meaning behind it, so as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image of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The further purpose is to grasp the imagination and expectation of Shenzhen’s future development obtained from People’s Dail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to think about and adjust the future shaping direction of Shenzhen’s city image, so as to influence the decision of investment in Shenzhen at home and abroad .

Keywords: Shenzhen; City Image; Urban Awareness; People’s Daily; Digital Humanities

—————————————————————————————————————————————————————————————

本文为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数字人文学术研究计划资金资助(UTSZ2017DHA01)阶段性成果。感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博士生许翰笙先生协助收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本文所采用的《人民日报》资料,来自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中“《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特此感谢。

编 辑  |  朱美静  秦芳慧

 注释:

[1]本文取用目前已有并常用的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名(包含行政中心)以及世界各国国名(包含国名简称与首都,简称部分如“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就称“老挝”)一览表作为词库。

[2]此程序为刘昭麟所设计,相关设计理念可参见ChaoLin Liu, Guantao Jin, Qingfeng Liu, WeiYun Chiu, and Yih-Soong Yu, “Some Chances and Challenges in Applying Language Technologies to Historical Studies 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vol.16, no.1-2, (June2011), pp.27-46.

[3]这里是以“省级行政区”与“行政中心”两种词频相加在一起后,作为最后各省词频数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考虑到报刊中可能使用“省简称”去指代各省,过滤史料后发现,省简称部分在《人民日报》中较少使用,且若以省简称单字作为撷取词,误差会较大。我们也尝试使用以“省简称”为主所联结的双字词如“来赣”“赣东”“赣西”“赣南”“赣北”等词汇形式去计算词频,经过测试频率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因此本文即以“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作为深圳对内联结的计算标准,而未采计“省简称”的部分。

[4]陈云松曾利用过谷歌图书以及报纸杂志进行“城市知名度”的研究,其主张城市知名度为城市综合影响力的一个主要内容,因此计算出城市知名度就可间接推测出其城市影响力,相关主张可参见陈云松、吴青熹、张翼:《近三百年中国城市的国际知名度》,《社会》2015年第5期。

[5]由于《人民日报》在1946——2016年的发展过程中,报道篇数上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考虑到报道篇数多寡会对历年涉深报道数量有显著影响,本文在进行涉深报道分期时,是以历年涉深报道篇数为分子,以《人民日报》历年报道总篇数为分母,进行了归一化的工作,在归一化后的比例数据中,即已去除了数据底本资料结构可能对涉深报道数据起伏造成的影响,能够较为客观的呈现涉深报道在《人民日报》中被报道/关注的变化过程。关于转折点侦测法(Change point  problem)的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进行分期的研究过程及结果,详参邱伟云、梁颖谊、许翰笙:《数位人文视野下的历史分期法:以〈人民日报〉(1946——2016)中深圳主题报道为例》,《图资与档案学刊》2018年第1期。

[6]本文是比较同一时间点的涉深报道中各省级行政区名(包含行政中心)的共现幅度,因此不受《人民日报》历年文献底本多寡的差异影响,因为同一时间点各省级行政区(包含行政中心)的词汇都身处于相同数量的《人民日报》历年文献中,所以在本文是以各时间点中各区域使用状况为比较研究焦点时,可以不需进行归一化工作。然若是进行长时段发展中各城市共现比例变化的考察,就须先进行归一化,才能避免受到《人民日报》历年文献底本多寡差异的影响所造成的数据落差问题。这是本文使用词频进行考察而未加以归一化的说明。

[7]当某一区域的某一年词频特别高,就会相对压低其他区域的历年词频变化轨迹,遮蔽研究者从视觉化图像去描绘其他区域历时性变化的过程。

[8]此处以25次的共现词频作为分析的过滤门槛是由研究者认定的,假若有研究者要更为细致地分析,过滤门槛当可向下修正。本文之后的不同分期中的不同过滤门槛,皆是依照研究者认定,虽说是研究者主观认定,但在同一时期,研究者仍是采用一致的过滤门槛进行分析文本的决定与筛选工作。以下在其他分期中的过滤门槛选择预设即如前述,不再进行说明。

[9]《深圳桥头令人愤怒的事件》,《人民日报》1956年9月6日,第4版。

[10]新华社:《六百多人被迫留在深圳不能进入香港 广州归侨等集会要求英国当局撤销无理限制》,《人民日报》1956年9月7日,第1版。

[11]新华社:《深圳水库堤坝工程胜利完工 陶铸同志向香港知名人士表示:如果香港同胞需要,可以引水供应》,《人民日报》1960年3月6日,第3版。

[12]又如1960年《帮助香港同胞解决水荒问题 深圳水库向香港供应用水宝安县人民委员会和香港英国当局签订协议》一文中指出,广东省宝安县人民委员会和香港英国当局已就深圳水库向香港供应用水问题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书规定,深圳水库每年供应香港用水五十亿加仑左右,深圳水库今年春季已基本建成,一俟双方输水工程完成后,即可开始供水。新华社:《帮助香港同胞解决水荒问题 深圳水库向香港供应用水 宝安县人民委员会和香港英国当局签订协议》,《人民日报》1960年11月16日,第4版。

[13]新华社:《福建梨园戏剧团在深圳为港胞演出》,《人民日报》1962年4月26日,第2版。

[14]而在1962年深圳与香港除在文艺交流活动上共现外,另有一事是特务从香港进入深圳进行炸弹破坏行动,当时香港成为特务破坏行动的基地,而深圳即成为特务攻击的对象,在这一年中,深圳与香港也产生了共现现象。见新华社:《蒋匪特务又在深圳制造血腥爆炸事件》,《人民日报》1962年9月4日,第1版。

[15]易俭如、吴鸿业:《从经济特区的实际出发开展警民共建活动深圳下梅林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成绩》,《人民日报》1984年2月1日,第4版。

[16]《深圳引进一批知识技术密集型项目》,《人民日报》1984年3月13日,第2版。

[17]梁文森:《企业自主权的威力——深圳西丽湖旅游点调查报告》,《人民日报》1984年6月11日,第5版。

[18]《客商在特区发展公司召开的座谈会上认为 深圳投资前景甚为广阔》,《人民日报》1984年2月29日,第2版。

[19]《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谈话 香港问题圆满解决符合全国人民愿望》,《人民日报》1984年9月28日,第1版。

[20]梁湘:《深圳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人民日报》1984年11月3日,第2版。

[21]陆振华、徐建中:《效率从何而来?访江苏省建筑安装公司深圳一公司》,《人民日报》1984年4月7日,第2版。

[22]韩少华:《“的士”的风度——深圳偶得》,《人民日报》1984年9月17日,第8版。

[23]新华社:《复旦大学与深圳特区开展科技合作》,《人民日报》1984年5月9日,第3版。

[24]翟启运:《深圳对知识分子为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访六届人大代表黎克强》,《人民日报》1984年5月20日,第5版。

[25]新华社:《挪威首相离开上海前往深圳参观访问》,《人民日报》1984年11月23日,第4版。

[26]徐建中、金德龙:《民航开通北京——深圳航线》,《人民日报》1992年1月21日,第4版。

[27]王楚:《深圳开通23条国内外航线》,《人民日报》1992年3月29日,第1版。

[28]王生良:《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发表文章赞扬广东深圳经济蓬勃发展》,《人民日报》1992年3月31日,第7版。

[29]翟文:《深圳康斯达公司“科技助残”》,《人民日报》1992年5月29日,第3版。

[30]亦文:《深圳歌舞厅进京汇报演出》,《人民日报》1992年8月24日,第4版。

[31]小明:《深圳顺通食品受欢迎》,《人民日报》1992年12月27日,第2版。

[32]申宣:《深圳首创空气净化清新机》,《人民日报》1992年8月12日,第3版。

[33]顾筑胜、胡跃平:《特区帮老区先富带后富 深圳贵州对口帮扶全面启动》,《人民日报》1996年9月3日,第4版。

[34]戴岚:《香港特区临立会三次会议在深圳举行》,《人民日报》1997年3月23日,第2版。

[35]李德民、陈晓星:《花红草绿 安定祥和 深圳南山区迎接香港回归》,《人民日报》1997年4月12日,第2版。

[36]王楚:《深圳掀起迎回归热潮 罗湖口岸设施改善市区环境焕然一新》,《人民日报》1997年6月8日,第1版。

[37]李志高:《做好深港交通合作大文章——访深圳市运输局局长王文贵》,《人民日报》1997年7月24日,第11版。

[38]徐宝康:《人人参与 集思广益——访深圳三星电管有限公司》,《人民日报》1997年8月11日,第7版。

[39]王楚:《深圳:探索深港合作新方式》,《人民日报》1997年10月21日,第1版。

[40]方文、陈少波、刘光金:《深圳:万众欢送子弟兵》,《人民日报》1997年7月1日,第7版。

[41]孙海涛、徐屹峰:《一九九六年,按照中央部署,深圳、青岛、大连、宁波开始对口帮扶贵州。九年了,沿海城市与山区贵州携手,前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奏响山海相连协进曲(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区域协调篇)》,《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0日,第2版。

[42]胡谋、杜海涛、赵俊宏:《深圳的“回报”》,《人民日报》2005年10月7日,第4版。

[43]李斌:《开创经济特区的美好明天——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考察纪实》,《人民日报》2010年8月22日,第2版。

[44]王荣:《牢记经济特区历史使命 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纪念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深圳篇)》,《人民日报》2010年8月23日,第7版。

[45]胡谋、田俊荣、小崔:《开路先锋再出发(纪念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之际》,《人民日报》2010年8月24日,第1版。

[46]《港澳舆论认为 胡锦涛深圳讲话是坚定改革的信心宣示》,《人民日报》2010年9月8日,第5版。

[47]胡谋、袁水灵:《近期有媒体称深港物价倒挂,深圳市民入港狂扫日用品 赴港买日用品,并非消费常态(民生一线)赴港打酱油,真的是潮流?》,《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0日,第12版。

[48]胡谋:《不讲排场,不比奢华,年轻人的盛会年轻人说了算 深圳大运会演绎“不一样”的精彩(迎接大运会)——写在深圳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人民日报》2011年5月4日,第15版。

[49]胡谋、吕绍刚:《深圳文博会期间,签约1.6亿元 演出市场很热》,《人民日报》2011年5月23日,第12版。

[50]胡谋、吕绍刚:《文化深圳:从自觉到自信》,《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0日,第1版。

[51]胡谋:《创新,让深圳“特”下去》,《人民日报》2011年7月13日,第16版。

[52]赵永新、吕绍刚:《智能世界向我们走来——深圳高交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主题展扫描》,《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8日,第2版。

[53]吴冰:《创新让“隐身衣”梦想成真——记深圳光启理工研究院新材料产业源头创新基地》,《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9日,第1版。

[54]胡谋、贺林平:《深圳141个新建公园8月5日开放“公园之城”迎大运》,《人民日报》2011年8月7日,第2版。

[55]王炜、王治尹:《7月份,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出现“停涨”——楼市调控方向不变,力度不松(经济热点)》,《人民日报》2011年8月29日,第17版。

[56]吕绍刚:《海内外学者齐聚深圳 破解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密码》,《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3日,第12版。

[57]李舸:《TD——LTE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被国际电信联盟最终确定为4G两大国际标准之一;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中国移动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6城市开展4G规模技术试验网建设,在北京开展演示网建设——探秘“智慧城市”》,《人民日报》2012年7月25日,第16版。

[58]刘泰山、江南、禹伟良:《筑梦“第四产业”(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科学发展两地行)——探寻杭州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人民日报》2012年8月3日,第1版。

[59]李永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正式获批》,《人民日报》2014年3月27日,第12版。

[60]任欣荣:《成功在中国香港、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完成战略布局 中国华融国际化转型提速》,《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4日,第13版。

[61]吕绍刚、王星:《深圳前海2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50条措施促进深港合作到2020年建成香港优势产业十大集聚基地》,《人民日报》2014年12月8日,第2版。

[62]尹世昌:《个人游给香港带来了什么(港澳在线)》,《人民日报》2014年4月10日,第20版。

[63]如赵博、颜昊:《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深圳举行香港政制发展座谈会》,《人民日报》2014年8月23日,第4版;孙立极:《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张定淮教授:中央对于香港政改具有毋庸置疑的主导权》,《人民日报》2014年8月30日,第4版。

[64]新华社:《宫本显治同志离深圳回国 行前发表谈话,对日中两国兄弟党团结和人民友谊的加强,深表喜悦》,《人民日报》1959年3月10日,第1版。

[65]新华社:《沙头角新界深圳五万多人追悼反英抗暴烈士 革命群众愤怒表示誓同英帝血战到底向英帝讨还血债》,《人民日报》1967年7月12日,第3版。

[66]新华社:《港英当局不断在深圳边境制造紧张局势进行挑衅活动 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人民日报》1967年10月21日,第2版。

[67]邢平安:《合资企业的海外形象——记深圳华日汽车企业有限公司》,《人民日报》1988年4月8日,第4版。

[68]李安定、赵志文:《深圳华强电子产品七成出口》,《人民日报》1988年6月30日,第2版。

[69]成元生、吴日光:《泰最高司令会见深圳市经济代表团时说 深圳经济建设速度给人印象深刻》,《人民日报》1992年3月4日,第7版。

[70]胡谋:《自主创新:看企业如何演主角(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来自深圳的报告之二》,《人民日报》2006年3月21日,第2版。

[71]胡谋:《中国企业在国外频频被诉专利侵权。深圳台电面对跨国巨头的起诉,没有沉默,勇于应诉并赢得官司——冲出专利“陷阱”(经济视点)》,《人民日报》2006年7月13日,第6版。

[72]胡谋:《深圳动漫以原创闯市场》,《人民日报》2007年5月19日,第2版。

[73]赵亚辉:《乘公交,坐地铁,买东西,可以方便地“刷手机”——手机支付 深圳破局(关注)》,《人民日报》2011年8月11日,第16版。

[74]苏显龙:《深圳建市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在深圳市政府、TCL集团和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17个月完工投产,再次领跑了“深圳速度”——华星光电铸造产业奇迹》,《人民日报》2011年9月26日,第16版。

[75]薛原:《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特别报道 2011·深圳大学体育的他山之石(精彩大运)》,《人民日报》2011年8月19日,第16版。

[76]薛原:《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特别报道 2011·深圳中国体育怎样搭建“金字塔”(精彩大运)——大运会的行与思(上)》,《人民日报》2011年8月22日,第16版。

[77]许立群:《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特别报道 2011·深圳全国政协委员廖晓淇谈学校体育——体育和教育不能割裂》,《人民日报》2011年8月19日,第16版。

[78]孙广勇、于景浩:《“建设像深圳那样的经济特区”(第一现场)》,《人民日报》2013年3月21日,第21版。

原刊《数字人文》2020第一期, 转载请联系授权。

en_GB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