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融合·创新·共享 ——《数字人文》创刊仪式暨工作坊在清华大学举行

作者:赵薇 桑海;转自:公众号 DH数字人文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部分内容有改动)

2019年12月14-15日,由《数字人文》编辑部召集的“《数字人文》创刊仪式暨北京数字人文国际工作坊”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举办。《数字人文》(Journal of Digital Humanities)是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数字人文学术期刊,由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主办,旨在为蓬勃而起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发表园地和平台支持。12月14日上午,来自中华书局和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麦吉尔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政治大学、莱顿大学、巴克内尔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图书馆、中华字库总体组等科研机构、图书馆、学术期刊和传媒出版方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为这一刊物的诞生齐聚清华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共议《数字人文》与中国数字人文的未来。

开幕式
编委会主任、副校长彭刚教授致辞
编委会主任、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先生致辞

创刊仪式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明君教授主持。《数字人文》主编、人文学院刘石教授首先介绍了筹办刊物的相关情况。一年来,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与研究”充分展开的基础上,在校领导和中华书局古联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短短的半年内,编辑团队迅速组建,不仅得到了海内外顾问、编委的积极响应,也获得了数以百计的踊跃投稿。经过一系列的评审、编辑工作,《数字人文》创刊号在2019年12月如期面世。刊物主编、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古联公司的创立,如今,数字人文让本就走在古籍数字化前列的古联公司如虎添翼,希望与清华的联手可以促进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让更多的人在这个领域大展身手。

顾问、李中清教授致辞

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领导对创刊表示热烈祝贺,从三大体系建设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数字人文》创刊的重要意义。它团结和凝聚了国内外数字人文领域的一批一流学者,具有新文科的特征,可谓学术“预流”的体现。随后,《数字人文》顾问、香港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李中清(James Lee)先生从学理的角度出发,认为在学界和社会、国家的距离越来越大的今天,“数字人文桥”的重要性正在于把以“发现”为主的学术带到了人文学界。他希望未来几年内,数字人文可以得到真正发展,在学界形成大分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将今年清华人文大楼的投入使用和《数字人文》的创刊看作清华人文的两件大事,希望刊物可以对促进整个人文学科发展发挥作用。

《数字人文》编委会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在致辞中,代表清华大学对《数字人文》的创刊表示祝贺,感谢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对这项事业开始之初就给予的宝贵支持。彭刚副校长指出,早期清华人文的前辈学者们视野开阔,非常乐于接受、运用各种新的材料、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领域,这是早期清华文科发展能够比较快地走到一个非常重要位置的原因。他高度寄望于数字人文研究,认为新的趋势、新的方法、新的领域能给人文和社会科学提供新的血液,带来新的生机。他最后说:“清华校园里面有一个常见的牌匾‘人文日新’,人文一方面是我们最珍视的传统,但是对传统最好的守护就是他必须‘日日新又日新’。数字人文就是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一项工作。”

开幕式的最后,编委会主任彭刚副校长、顾青总编辑为到场的顾问李中清先生、项洁先生及编委代表王涛教授颁授了聘书。

彭刚副校长、顾青总编辑为顾问代表李中清教授、项洁教授颁授聘书

创刊仪式结束后,进入数字人文学者的主题报告专场。刊物主编、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孙茂松教授首先在致辞中谈到了很多计算机处理文献的基本问题和挑战,从数字化到文本的深加工,从人工辅助下的人工智能到开放数据的获取等等,但数字人文要做的正是迎难而上。台湾资讯工程系教授、台湾大学数位人文中心主任项洁在发言中回顾了台湾数位人文研究走过的道路。2005年台湾数位人文计划开始,他们意识到早期的数位资料越积越多,使用上却一直还没有超越“检索”这件事,便开始制作一些工具和分析系统,帮助人文学者找到文献间的脉络联系。2015年后,通用工具平台的建立致力于让人文学者可以专注于人文诠释,同时也实现了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然而当数字化和定制工具成为“直升机”,数位学者可以轻松鸟瞰文献全貌后,真正的发现,却依然要依赖于研究者自己的经验和对问题的深入把握。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系方秀洁(Grace Fong)教授《透过女性视角的历史研究:<明清妇女著作>数位档案与数据库》的发言,介绍了《明清妇女著作》的使用和持续更新情况,展示了通过API接口,链接其他大型资料库如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进行打通检索,实现真正共享的标准化设计。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兆鹏教授介绍了“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构想。这一平台是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将包含整个汉魏六朝所有作家作品编年系地数据,平台内容更丰富,功能也更强大。《新华文摘》原总编张耀铭先生在发言中指出,随着近年来诸多研究机构的成立,大量学术会议的召开,数据库建设项目爆发,以及期刊成为传播重镇,数字人文已成为近年来的学术热点,有趋于显学之势。尽管关于数字人文的概念林林总总,但是一个最大范围的“学术共同体”正在显形,成为学术秩序的建设者和维持者。期待《数字人文》成为凝聚学者构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也希望重要成果能够涌现。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晓光教授,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位使用“数字人文”概念的学者,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面向人文学术的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倡议”。像自然科学中的大型天文望远镜一样,对人文学术而言,建设一个开放性的研究基础设施,同样是科研重大创新的关键。研究基础设施的变化,包括数据资源和软件工具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整个数字人文变革的重要部分。面对中文开放基础设施的滞后情况,我们应该尽量通过数据资源的升级以及公共性工具平台的开发来实现我们整个数据基础设施的升级。接下来,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先生的报告关注数字人文的学科属性问题。如果以学术论文的检索结果为指标,该如何看待目前图书情报学科主导了数字人文的现状?现实的考量还在于,我国当下的体制中,没有学科归属,就难以进行评估,而所谓“复数”的数字人文也正在成为过去。然而,随着学术共同体的出现,“大帐篷底下和谐共处”仍会是正确的选择。上午最后一个发言者,来自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静副教授倡导在比较视野中探索中国数字人文的发展途径,提倡“复数的数字人文”,保留数字人文在不同学科间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她认为数字人文近年在中国越来越被重视,却没有引起在西方语境中的那种争议,这并不是因为中国语境对数字人文更加宽容,而是数字人文在中国没有能遭遇欧美那样强大的反思传统。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一方面人文学者自身的科技素养亟待提高,导致了对此类研究的无知、无感抑或过度憧憬,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崇拜,又人为加厚了学科壁垒,加大了深度合作的难度。

嘉宾聆听创刊仪式·主题报告

下午的专题报告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李飞跃编委和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朱翠萍副主编主持。一共有十三位来自中文、历史、图情信管、英语、文献等相关领域的学者、编辑纷纷登台,将自己多年来的代表性研究,凝缩在短短十分钟的精彩汇报中,整个下午的报告气氛热烈,交融汇流中亦不乏争鸣。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简锦松教授通过唐代秦岭驿路的数字化再现,对《南山诗》等相关作品进行了地理信息验证和传神的诠释;莱顿大学魏希德(Hilde de Weertd)教授以自己的研究历程为线索,介绍了如何使用诸如MARKUS,Docusky,“广厦千万间”等共同开发的数位工具来对十二世纪中国的领土、信息网络,以及元明清的城墙做历史研究;南京大学王涛教授以口述史分析平台为例,阐述了数字人文从个案研究到平台建构的发展趋势;巴克内尔大学陈松副教授,以自己多年来的宋史研究成果为个案,介绍如何在“大数据”和“深文本”间取得平衡,讨论数字人文的产学研结合方式;台湾政治大学郑文惠教授综述了自2010年迄今,台湾政治大学研究团队所进行的近代思想观念的数位人文研究,并以《新青年》为例,讨论了其观念转型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朱剑编审指出技术导致颠覆性变化的模式,通常是使用者提出需求,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撑并付诸实施,新的研究范式和新媒介的出现都需要相应的载体;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苏真(Richard Jean So)认为,在现今北美的数字人文界,如何说服别人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的出现,开始对人文领域产生根本性影响。数字人文并非欧美的专有,而是全球化的知识范式,中国在其中应当扮演重要角色。

北京大学王军教授介绍了国际数字人文的进展,并借助调查数据分析了年轻人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和使用习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郑永晓研究员介绍了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古籍辨伪学,呼唤技术人员为传统人文学者开发更多的工具;浙江大学“学术地图发布平台”项目的主持人徐永明教授讨论了智慧数据需要的条件和面临的问题,如结构化数据少、学科归属和评价中的困境、管理的无序等等;近年来积极推动数字人文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聂华研究馆员认为,图书馆应在数字人文新视野中创新服务,在普及数字人文信息服务、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构交流平台等方面做出贡献;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陈定家研究员从互文性视角讨论了文艺生产的通变规则;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尹小林所长介绍了《国学宝典》的学术应用。

包弼德教授在北京数字人文国际工作坊开幕式致辞

创刊仪式结束后,《数字人文》编辑部召集了第一次编委会议。12月15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举行的北京数字人文国际工作坊也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开幕式上,刘石主编为哈佛大学包弼德(Peter Bol)教授颁授了顾问聘书。包教授对创刊表示热烈祝贺,也为办刊提出了一些实质性建议。他建议,面临海量数据的挑战,数字人文刊物应提供关于数据库、工具和平台的介绍,使学者无需学习编程,就可以访问大量结构化数据。随后的工作坊分三个平行论坛同时推进,设置点评和自由讨论环节,分别由麦吉尔大学的方秀洁、南京大学的陈静和浙江大学的姜文涛主持。分论坛汇报人大都为当下数字人文各分支领中较活跃的学者或批评家。汇报内容以量化实证的个案研究和宏观批评为主,包括陈松、尚闻一、邱伟云、张宇浩分别关于宋史、朝代分期、计算史学和世界史的研究;诸雨辰、李绅、高树伟、郑政等人的古文献自动分类实验;李惠、许超对书信网络和《左传》语言网络的研究;朱本军、赵薇、Spencer Stewart、郑泽芝等分别在数字人文规范库、民国时期期刊语料库平台和可视化资源开发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唐宸的现地研究、许可的古文字研究、王慧萍的机器翻译探索、李琪的文本挖掘等等。此外,还有刘方喜的人工智能批评、刘京臣对数字人文“守正出新”的提倡、严程对清华大学数字人文实践的全面介绍、姚达兑对歌德和世界文学一案的重释、汤俏关于网络文学研究的构想,王贺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平台的省思,以及尹倩对数字人文视域下文学研究转型的初步探讨等等。上午的每一个分会场都吸引了大批闻讯而来的听众,一时间座无虚席,热闹非凡,此次活动被推向高潮。在最后的工作坊闭幕式上,刘石教授与包弼德教授还为入选未来学者论坛的年轻学者颁发了荣誉证书。桑海副主编在总结中认为,两天来的讨论不仅触及了领域内一些关键问题,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诸如如何处理数字人文与传统人文研究的关系,开放数字基础设施的必要性、数字人文的定位、学科归属和学术评价,数字人文各种工具、平台的开发运用及实践,发展本土的数字人文等等,都是十分必要且切中肯綮的。

工作坊平行论坛A

本次活动汇聚了全球数字人文领域的重要学者和主要机构的代表人物,是中文数字人文研究界的一次盛会。诚如本次活动的主题“开放·融合·创新·共享”所提示的——开放是前提,融合是趋势,创新为目标,共享乃境界,与会者期待《数字人文》能够秉持这些精神,在学术共同体中积极倡导并形成一定标准,成为孵化优质数字人文成果、形成良好批评风气的重要空间。

活动合影
zh_CNChinese